到底什么是互联网?
想来想去,最终得出结论,一言以蔽之,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
在互联网里,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网里面的一个节点,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节点迅速传播。

这导致信息差越来越少,权威越来越不受尊重,话语权重回普通民众,由此颠覆的精神会从互联网自发产生。
当前世界,很多去中心化的事物和组织,都发展得越来越好。比如微信,字节,比特币。
字节在去中心化的实践里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怎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字节选择了「Context,not Control」的解决方案。

开放和合作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互联是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任何封闭式的业务模式都会遇到很大挑战。
为什么?
中心化想要超越去中心化的前提是,有一个接近神一样的中心,ta全知全能,每一个决策判断都100%快速准确,有足够的力量把所有的节点都井然有序的安排好。

这是不太可能的。
在不断地祛魅过程中,我们逐渐认知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甚少,伟人们是被命运和历史所选择,依然是普通的凡人,离神的差距甚远。
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网上的答案纷纷纭纭,经过不断拨云见日,最终比较触动我心的是雷军提倡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和极致”是公司/产品/业务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为什么口碑会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因为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就是快速高效的去中心化连接,好产品/服务仅靠口口相传就能成功,产品/服务不好砸再多资源也无用。

品质好不一定能带来口碑,便宜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又好又便宜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只有超过用户预期才能带来口碑。
口碑总是领先销量或利润一步,是与产品和业务形成正循环的要件。
理解了互联网的本质和互联网思维,对于网络上一些看似奇怪的事情就会见怪不怪了。
比如李佳琪、小杨哥、董宇辉凭借个人IP,其年销售额和利润能秒杀一众上市公司。
比如现象级革命性产品Midjourney,是11个人开发出来的。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时,OpenAI团队也仅270人上下。
比如热辣滚烫仅通过贾玲减肥的短视频素材在前期轰炸,票房就能远超张艺谋的第二十一条。
口碑好->传播快->关注多->口碑更好/传播更快/关注更多,实现无限正循环。
......
互联网首先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每个人都是节点,想要依靠互联网做出成绩,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让自己这个节点变大,相比普通的节点能被一样看到,这样便成为IP拥有互联网的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

另一条是,搭建桥梁让各个节点连接和流通的效率更快。这便是平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微信连接所有人,滴滴连接乘客与司机,美团连接商家和消费者。
对于普通人而言,把自己这个节点做大远比搭建桥梁,成功率更高难度更低。搭建桥梁需要资本与技术,且桥梁都已搭建好。
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帮别人的节点做大或者帮别人搭建桥梁,大部分人也只能是这条路,你好,我们都是心心相惜的打工人。
OpenAI能成功的核心逻辑为普通人搭建了一个通往世界所有知识与智慧的桥梁,我们已经可以理解OpenAI是知识领域和创作领域的神。
当然,没有完全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好的去中心化都会伴有少量的控制,好的中心化也会伴有可控的自由。
我们可以理解美国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少量控制的去中心化机制,我们走的市场经济是有可控自由下的中心化机制。
最后再聊一聊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首先应该平等的,是以人为本而不是束缚人的,所以要坚信用户思维和口碑思维。
同时互联网应该是解放生产力的推动思维和技术动力,而不是以邻为壑的割裂藩篱;互联网应该不断推动开放与共享,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零和竞争。